《千面郎君》
【本書體例】
蕭逸著。41萬字。澳門毅力出版社出版。
武皇薛天鉤以武功和俠義統領了天下武林。但武皇死后,其長子薛公凌未按武皇遺囑讓二弟薛春慈做泰山白骨門掌門人。他在幾個居心不良的兄弟的唆使下,自任掌門人,并毒死了二弟。薛公凌的四弟薛搏山建立了神風門,五弟薛武雄建立了武威門,六弟薛仲山建立了飛虎堡。這二門一堡對外稱承武皇遺業,服從白骨門領導,號令天下武林,有“武林四圣”之稱。實際上都是勾心斗角,特別是其余二門一堡皆暗中與白骨門做對,在外為非作歹,兄弟鬩墻,深為武林正道所擔憂。
薛春慈的獨子薛鎮山年僅十五歲,身無武功。為逃離伯父迫害,他在母親侍娘的掩護下逃出白骨門,又得生母輸入真力,遂得內功。他靠武林神秘人物九幽令主的救護脫離了“武林四圣”的魔爪,逃入巫山。他吃了鬼仙杜靈所種的萬年神桃,功力大進,又得杜靈臨終時授予全部武功。功成出山后,他化裝成鬼仙本人復仇,打入神風門成為薛搏山的總護法。薛鎮山在下山為神風門血洗飄香山莊的過程中險些暴露身份,不得已殺了神風門手下三十多人。被害人寧長老臨終時,托薛鎮山照顧自己流落江湖的女兒寧小鳳。飄香山莊大小姐章臺鳳暗愛薛鎮山,爭取他為自己對抗神風門。薛搏山血洗飄香山莊,薛鎮山受致命重傷,被章臺鳳救出。章臺鳳攜薛鎮山入仙猿谷,請神醫長恨峰主治傷。兩人及神風門、武威門、飛虎堡大批人馬被長恨峰主關入主廳,險遭不測。幸得九幽令主將眾人救出。章臺鳳和薛鎮山下山時遇一女子文無咎,文略施小計,騙薛鎮山辭別了章臺鳳。但在薛鎮山接鬼仙杜靈的遺愿到黃山后,又遵杜靈生前相好黃山嫠婦臨終遺愿,娶了該婦女徒寧小鳳為妻。文無咎一著不慎,失去了薛鎮山,決心和章臺鳳聯手與寧小鳳為敵。
薛鎮山夫婦在赴泰山途中被薛公凌三弟、白骨門長老薛達三等人捕獲。九幽令主設法救出二人,但寧小鳳已人事不省。九幽令主將武皇遺寶紫金晶珠交薛鎮山搗碎,得武皇所遺秘笈天罡真經。薛鎮山在九幽令主處苦練真經,文無咎之父文事卿受托找文無咎,請長恨峰主為寧小鳳治傷。文無咎妒火中燒,拒絕乃父要求。九幽令主召集天下英雄大會,決定通過比武廢去薛公凌武林盟主地位。薛鎮山戰勝了薛家五兄弟的聯手進攻,成為盟主。章臺鳳等人一擁而上殺死薛達山以下四人。這時九幽令主現出真面目,原來他是失蹤多年的薛氏老七薛少元。薛少元因為不滿意幾個哥哥的胡作非為,又同情二哥的不幸遭遇,決心為實現父親的遺命,伸張武林正義。但他不愿當面與乃兄為敵,更不忍親手殺死自己的同胞手足,只能假人之手完成此事。從此,薛鎮山成為白骨門掌門人,寧小鳳也被長恨峰主救愈。在九幽令主的成全下,文無咎和章臺鳳也雙雙嫁給薛鎮山。
作品題為《千面郎君》,喻主人公薛鎮山歷險過程中的多重面貌,更表達了作者在創作中力求脫俗,不拘一格、縱情馳騁的風格。
武俠小說總以情節復雜曲折取勝,所以作者須有精心結構故事之才能,而在結構中最忌虎頭蛇尾,前后毫無貫通。由此走向另一極端又會出現太顯拘泥的構架。而《千面郎君》避免兩極的弊端,既能以薛鎮山的身世和紫金晶珠為主懸念貫穿首尾,又能不斷轉換場景,拓寬人物性格,讓形形色色的角色相繼出場,在構思上揮灑自如,“形散而神不散”。
薛鎮山的經歷,是由幾個大跳動組成的。他離開生母逃入巫山為其一,繼承鬼仙杜靈衣缽入神風門為其二,其三是他與章臺鳳從飄香山莊到仙猿谷的經歷,后來文無咎出場,薛鎮山又有了新的磨難,種種曲折為其四,其五是他與寧小鳳成婚前后的經歷,其六為他被九幽令主救回之后,直至后來的大團圓結局。在這些截然不同的大場景中,薛鎮山形象不同,心態有異,更主要是所遇對手和主要配角也大相徑庭,比如章臺鳳中途出場,與薛鎮山共患生死,其人又是聰明美麗,武功高強,已在讀者心中大存好感,又有文無咎自半路殺出,以其美貌、智力、武功引人注目,而薛鎮山無論是與章臺鳳、文無咎還是后來的寧小鳳,都未進入真正的感情糾葛之中,正因為此,他的愛情結局才更令人關心,也更有變化余地。然而這種大跳動之動,并沒有離開薛鎮山純樸正直的人物本性,也沒離開他與家世相關的復仇和伸張正義的主線,所以作品雖跌宕離奇,場面宏大,仍給人以首尾聯貫的滿足感。
薛鎮山的身世及復仇責任,始終是作品的主懸念。這種傳統的冤冤相報的情緒,雖在武俠作品中在所難免,但如果故事僅僅圍繞此結展開,難免使現代讀者感到某種陰影。悲劇的預感終將替代讀武俠小說的輕松感,更不消說結構的拘泥了。因此,這部作品既使主懸念時時存在,又穿插跳躍,加入許多副懸念,如九幽令主真面貌、薛鎮山的愛情結局,以及他的重病不治,他對鬼仙杜靈的諾言等等,這些線索拉大了作品的場面,也使作者在最后處理復仇結局時輕松自如,水到渠成,合情合理,避免了常見的“不得已而為之”,這也正是作品獨到、嫻熟之處。
《千面郎君》亦有不足,主要在于主人公薛鎮山的文學形象不夠豐滿真實,可親可愛。“千面”則“千面”矣,總有些處處為人左右,不能自主的被動姿態。薛鎮山的正直善良也顯得有些愚蠢而迂腐。特別是他一心飾演鬼仙杜靈的設計,屢屢如此,讓人難以理解,有造作之嫌。而他在兒女之情上的“純真”,也難免有薄情之嫌,這是讓人感到遺憾的。
《千面郎君》是作家蕭逸比較著名的作品之一,其文學成就雖不及《甘十九妹》、《鳳棲昆侖》等佳作之突出,終究在結構故事上別具特色。對于蕭逸及現代武俠小說研究者來說,此書是不可不讀的。而對于廣大讀者,《千面郎君》也不失為一部成功的作品。
上一篇:《千里紅線》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華山八美》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