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宋金元·喜雨亭記》簡析
蘇軾著。選自《蘇東坡集》,收于《古文觀止》。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作者出任鳳翔府(今陜西省鳳翔縣)判官時建一游亭,次年普降喜雨,便名為喜雨亭。文章通過記述亭子命名的由來和人們久旱逢雨后的心情,表現作者關心農事,與民同樂的思想。開頭借歷史典故說明“亭以雨名,志喜也”,開門見山,點出題目。接著敘述建亭的經過,然后轉筆寫雨:從旱到望,由雨而喜。于是放開筆墨寫喜:官吏相慶,商賈相歌,農夫歡欣,憂者喜,病者愈。再敘賓客在亭上飲宴歡慶場面,全用主客對話,氣氛熱烈,說明久旱逢雨對于安定民生、治理社會的重大意義。最后以一段歌辭作結,歌頌大自然的無比威力,進一步強調雨水之可貴,并點出以“喜雨”名亭,實屬自然之理。全篇緊扣喜雨亭三字,分合逆順,虛實相生,意思層出不窮,筆墨輕盈活潑,寫景、敘事、議論、抒情,錯雜并舉,姿態橫生,獨具風格。
上一篇:《散文·宋金元·唐河店嫗傳》簡析
下一篇:《散文·近代·塊肉余生述前編序》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