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先秦·秋水》簡析
莊周著。見《莊子》,收于《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寫在秋天雨水傾注黃河之后,河面遼闊壯美,河伯(河神)欣然自喜,至于北海,卻不見大海盡頭,于是望洋興嘆。通過海若(海神)和河伯的對話,闡述“萬物一齊”、“道無終始”的思想。作者認為,“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一切貴賤、大小、有無、是非的判斷都是相對的。人應該以“道”觀物,自然“無以人(人為)滅天(自然),無以故(造作)滅命,無以得殉名”。借助于生動形象的富于美感的寓言故事闡發嚴肅的哲學命題,使之有所比附,得以深入,如“望洋興嘆”、“坎井之蛙”、“鴟得腐鼠”等。
上一篇:《散文·離別》簡析
下一篇:《散文·竹刀》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