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李生》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中州有李生者,娶婦旬余而母病,夫婦更番守侍,衣不解結者七八月。母歿后,謹守禮法,三載不內宿。后貧甚,同依外家。外家亦僅僅溫飽,屋宇無多,掃一室留居。未匝月,外姑之弟遠就館,[1]送母來依姊。無室可容,乃以母與女共一室,而李生別榻書齋,僅早晚同案食耳。閱兩載,李生入京規進取,外舅亦攜家就幕江西。后得信,云婦已卒。李生意氣懊喪,益落拓不自存,[2]仍附舟南下覓外舅。外舅已別易主人,隨往他所。無所棲托,姑賣字糊口。一日,市中遇雄偉丈夫,取視其字曰:“君書大好。能一歲三四十金,為人書記乎?”李生喜出望外,即同登舟。煙水渺茫,不知何處。至家,供張亦甚盛。及觀所屬筆札,則綠林豪客也。無可如何,姑且依止。慮有后患,因詭易里籍姓名。主人性豪侈,聲伎滿前,不甚避客。每張樂,必召李生。偶見一姬,酷肖其婦,疑為鬼。姬亦時時目李生,似曾相識。然彼此不敢通一語。蓋其外舅江行,適為此盜所劫,見婦有姿首,并掠以去。外舅以為大辱,急市薄槥,[3]詭言女中傷死,偽為哭斂,載以歸。婦憚死失身,已充盜后房。故于是相遇,然李生信婦已死,婦又不知李生改姓名,疑為貌似,故兩相失。大抵三五日必一見,見慣亦不復相目矣。如是六七年,一日,主人呼李生曰:“吾事且敗,君文士不必與此難。此黃金五十兩,君可懷之,藏某處叢獲間。候兵退,速覓漁舟返。此地人皆識君,不慮其不相送也?!闭Z訖,揮手使急去伏匿。未幾,聞哄然格斗聲。既而聞傳呼曰:“盜已全隊揚帆去,且籍其金帛婦女?!睍r已曛黑,火光中窺見諸樂伎皆披發肉袒,反接系頸,以鞭杖驅之行,此姬亦在內,驚怖戰栗,使人心惻。明日,島上無一人,癡立水次。良久,忽一人掉小舟呼曰:“某先生耶?大王故無恙,且送先生返。”行一日夜,至岸。懼遭物色,乃懷金北歸。至則外舅已先返。仍住其家,貨所攜,漸豐裕。念夫婦至相愛,而結縭十載,[4]始終無一月共枕席。今物力稍充,不忍終以薄槥葬。擬易佳木,且欲一睹其遺骨,亦夙昔之情。外舅力沮不能止,詞窮吐實。急兼程至豫章,冀合樂昌之鏡。[5]則所俘樂伎,分賞已久,不知流落何所矣。每回憶六七年中,咫尺千里,輒惘然如失。又回憶被俘時,縲紲鞭笞之狀,[6]不知以后摧
折,更復若何,又輒腸斷也。從此不娶。聞后竟為僧。
【注釋】 [1]就館:就任家庭教師。 [2]落拓:猶落泊。窮困失意。 [3]槥(hui慧):小而薄的棺材。 [4]結縭(li離):古代女子出嫁,母親把佩巾結在女兒身上。后用作結婚的代稱。 [5]樂昌之鏡:說的是南朝陳樂昌公主與駙馬徐德言破鏡重圓的故事。比喻夫妻離散后重又團聚。 [6]縲紲(lei xie雷謝):拘系犯人的繩索,引申為囚禁。
【譯文】 河南地方,有個姓李的書生,娶了媳婦才十幾天,母親就病倒了,夫妻倆輪流守在身邊,侍候湯藥,七八個月不曾解衣上床,睡過一次安穩覺。母親死后,守禮盡孝,一絲不茍,三年沒在內室過夜,一直睡在母親墓邊的草廬里。后來窮得實在沒有辦法,就同妻子一起投靠到丈人家。丈人家也不富裕,僅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房子并不多,騰出一間,打掃干凈,讓他們住下。未滿一個月,丈母家的兄弟因為要離家外出當塾師,便把母親送來托付姐姐照看。更無房間可住,于是只好讓母親與女兒同住一室,而替李生另外搭張床鋪,睡在書房里。這樣一來,李生夫婦只能于早晚吃飯時在一起。過了兩年,李生到了北京,準備參加科舉考試,以便求取功名,岳父也攜家帶眷到江西做幕賓去了。后來得到消息,說妻子已死。李生心煩氣惱,神情沮喪,更加寂寞消沉,甚至不能再生活下去,因而搭乘人家的船南下尋找岳父。此時,岳父已換了主人,又到別處另謀差使去了。李生無處投靠,只好賣字糊口度日。一天,在街市里碰上一條大漢,拿起李生寫的字端詳著說:“先生的書法特別好。如果一年以三四十金作報酬,幫人家寫寫算算,先生愿意嗎?”李生喜出望外,立即同大漢上船起程。煙霧籠罩著水面,遼闊無邊,不知身在何處。到了大漢家,招待周到,供應豐盛,一切陳設也都很考究。等到看過大漢交給他辦的文件信札,才知道大漢原來是個強盜。事已至此,別無辦法可想,只好依他暫且安身。擔心以后被牽連橫遭災禍,因此謊報籍貫,改姓換名。大漢性情豪爽,生活奢侈,歌姬舞女,前擁后抱,全無顧忌。每次歌舞演奏,必定邀請李生一同欣賞。有一次,忽然看見一個女子,極像是他的妻子,懷疑是見了鬼。那女子也不時地望著李生,好像彼此曾經相識。然而他們不敢相互交談。在這之前,岳父帶著家眷乘船遠行,正好碰上這伙強盜搶劫,見李生妻子長相不錯,就連同財物一起掠走了。岳父認為女兒被搶是莫大的恥辱,匆匆忙忙買口薄板棺材,謊稱女兒得傷寒病死,裝作悲傷的樣子, 一邊哭泣,一邊收斂,運回中州。李生妻子怕強盜殺害,被迫屈從,成了強盜的小老婆。所以他們在這里相遇了,然而李生確信妻子已經死去,而妻子又不知道丈夫改了姓名,懷疑僅是面貌有些像,所以他們錯過了相認的機會。大致每隔三五天,他們就能見到一次面,日子已久,習慣了,也就不再注意了。就這樣過了六七年。一天,大漢把李生叫到跟前,告訴他說:“我的事將要敗露,先生是個讀書的文人,沒有必要同我一起去格斗廝殺。這是五十兩黃金,先生可以將它揣在懷里,躲藏到一處蘆葦叢中,等官兵撤走,趕快找只漁船回老家。這里的人都認識先生,不用擔心他們不幫助你?!闭f完,把手一揮,催他趕快去躲藏起來。過不多久,聽到了一片亂哄哄的打殺聲。隨后聽見人們互相傳呼:“強盜已經全部乘船逃走了,并且沒收了他們的金銀財寶和婦女?!边@時,太陽已經落山,夜幕開始降臨,在一片火光中,只見那些歌伎舞女披頭散發,袒胸露背,兩手被反綁在背后,脖子上還套著繩索,前后相連,官兵用皮鞭和木棍驅趕著她們。李生的妻子也在里邊,驚恐畏懼,全身顫抖,令人憂傷悲痛。第二天,島上不見一人,李生呆呆地站在水邊。過了好久,忽然有個人駕只小船過來喊道:“是先生嗎?大王仍舊很安全,特派我護送先生還鄉?!焙叫幸惶煲灰?,抵達岸邊。擔心被官府察覺,不敢多逗留,于是揣好黃金,星夜趕回中州。岳父已經在他之前回到家了。李生仍舊住在丈人家里,賣掉帶回的黃金,生活逐漸富裕起來。李生思念夫妻恩愛情深,結婚雖十年,而夫妻同床共枕,始終不曾滿一月。如今比較寬裕了,不忍心再讓妻子在薄棺材中繼續躺下去,打算換口好棺材,重新改葬,并且想最后一次看看妻子的遺骨,也是夫妻恩愛一場的情分。岳父極力勸阻,無法改變李生的主意,以至無話可勸了,最后只好說出實情。李生得知后,急忙動身,日夜兼程,趕奔江西,希望找到妻子,重新團聚。然而,所有被俘婦女,都早已分別賞賜給人,不知道她們如今都在什么地方。李生每當回想起過去的六七年中,與妻子相處近在咫尺之間,卻如遠隔千里之外時,便失魂落魄似地發呆。又想起被俘時繩捆索綁、鞭抽棍打的情況,不知以后還會受到怎樣的折磨,就更加腸斷心碎了。從此以后,不再娶妻。后來聽傳說他出了家,當和尚去了。
【總案】 故事委婉曲折,一情節撲朔迷離,很像一篇唐宋傳奇。只是末了李妻下落不明,生死不知,少了一個結束。也正因為是這樣的一個結局,小說才更富于感染力并帶點浪漫主義色彩,使人讀后酸鼻惆悵,久久不已。通篇敘述鋪陳,如同現場錄像,真實生動,給人以親切感。人物造形,不像藝術的模特兒,全都是活生生的生活現實。作者描寫李生,同情其不幸遭遇,敬重李生對愛情忠貞和追求。就是對綠林豪客,也沒有將其當做靶子,來痛“懲”一番。相反,說他是“雄偉丈夫”。尤其寫他對待李生,更是豪爽俠義,關懷備至。雖然也寫了他掠奪不少婦女,但似乎沒有虐待過,這與官軍俘獲她們像牛馬一樣驅趕著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作者好像要在這里證明古人說過一句“盜亦有道”的話,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不過,被魯迅稱之為“前清世故老人”的紀昀,大概不會如此大膽,也許是他不自覺地反映了客觀社會的真實性罷了。
孫克道
上一篇:《李師師外傳》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大唐新語《李生借親戚》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