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陸游
余自少時,絕好岑嘉州詩。往在山中,每醉歸,倚胡床睡,輒令兒曹誦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嘗以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今年自唐安別駕來攝犍為,既畫公像齋壁,又雜取世所傳公遺詩八十余篇刻之,以傳知詩律者。不獨備此邦故事,亦平生素意也。
乾道癸巳八月三日山陰陸某務觀題。
——《渭南文集》
〔注釋〕 岑嘉州:唐代詩人岑參,曾任嘉州(今四川省樂山市)刺史,世稱岑嘉州。其詩由后人杜確編集,稱《岑嘉州詩集》。 胡床: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也叫交椅、交床,由少數民族胡人傳入,故名。 太白:唐代詩人李白字。子美:唐代詩人杜甫字。 唐安:今四川崇慶縣。別駕:官名,原為州刺史的佐吏。宋置諸州通判,其職務近似古之別駕,世遂別稱通判為別駕。攝:攝官,臨時代理某官。犍為:嘉州古代為犍為郡。 故事:典故。 乾道:南宋孝宗年號,癸巳為乾道九年。山陰:今浙江紹興,陸游原籍。
少時“絕好岑嘉州詩”,中年以后,仍好之不衰,甚至在醉后“令兒曹誦之”。可以設想,此際的陸游在領略岑詩的聲情之美的同時,難免不涌起對岑參的邊塞豪情和功業的深深憬慕。他真可說是岑參的異代知己。
陸游既自少喜歡岑詩,到了任官嘉州,不免因地及人,勾起從前對岑參的景仰之情,于是繪岑像于齋壁并且刻詩其上。他這樣作當然還有另外一層原因。因為在這之前一年,他從戎南鄭,身居抗金前線,經常身穿戎衣,過著軍旅生活。耳目所觸,豪情激蕩,詩境亦因而為之一變,多詠征伐恢復之事,寄策勛報國之志。因而對于岑參的從軍絕域、立業建功的豪情偉績,自然異代相應,引為同調了。他在是年所作的《夜讀岑嘉州詩集》詩,很能說明當時的景慕心情,詩云:“公詩信豪偉,筆力追李杜。常想從軍時,氣無玉關路……我后四百年,清夢奉巾屨……誦公天山篇,流涕思一遇。”毫無疑問,為岑參繪像刻詩正是他此時此地心情的充分流露。
有幾位前輩大詩人的作品是陸游自少喜愛、終生誦讀不衰的。除岑參之外,還有陶淵明和王維。在陸游所寫的有關題跋里,常常可見他對這些前輩學習和贊嘆之情。而我們則通過這些短小的篇章,清楚地看到了陸游詩歌創作中繼承傳統的脈絡,認識到他的詩歌風格的變化過程。
上一篇:《跋宋虞忠肅公手帖·〔明〕吳寬》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跋徐青藤小品畫·〔明〕張岱》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