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朱慶馀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注釋]
詩題一作《近試上張水部》。《全唐詩話》對于此詩寫作情況有所記載。后來張籍也酬詩一首,詩曰:“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抵萬金。”此事傳為文壇佳話。停紅燭:停放著紅燭。意指紅燭正在燃點著。入時無:合不合時宜。
[鑒賞導示]
這首詩描繪一位顧影自憐的新婚少婦的閨房情態,寄意全在言外。這是人們通常的看法。但“詩無達詁”。有人認為:此詩感情深摯,刻畫新娘害羞的嬌態和曲折的心理活動十分細膩入微,因而把這首詩看作新婚夫婦的親愛之作更好些。這一看法也不無道理。
[鑒賞]
這首詩寫的是新娘拜見公婆前希望得到公婆好感的不安與期待。首句寫成婚。“洞房”、“紅燭”兩個意象透出新婚氣息。次句寫拜見。由于對新媳婦來說,拜見是一大事,所以一大早就起床,梳洗打扮,好討公婆喜歡。這一句為下句鋪墊。后半部分接著寫她基于這種心情而產生的言行。用心梳妝、畫好眉后,還覺得沒把握,只好帶著羞澀,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這一寫法真是精雕細琢,刻畫入微,合乎情理。
詩貴含蓄。從“閨意”看,這首詩不是簡單地寫寫新婚媳婦的聰明與機智,而是另有含義。朱慶馀的這首詩又題為《近試上張水部》,這一標題可以幫助我們明白詩的創作用意。實際上,古代詩歌中常以夫妻或男女愛情關系比擬君臣及朋友、師生關系,由此我們可以明白,這首詩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它借“閨意”隱含了這樣的主旨:考試前士子希望得到主考大人稱贊的不安與期待。由此可見,這首絕句最主要的寫法是比擬寫法。詩人把應試者比作新娘,把張水部張籍比作新郎,把主考大人比作公婆。如此寫,精雕細致,刻畫入微,合理在情。
后來張籍也寫了答詩,在詩中他把朱慶馀比作相貌美、歌喉好的采菱姑娘,打消了朱的顧慮。朱的贈詩寫得好,張也答得妙,可謂珠聯璧合,千年來傳為詩壇佳話。
[鑒賞要點]
[1]名句:“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2]描寫細膩,形象鮮明。[3]采用比擬寫法,含蓄、生動。
上一篇:《[唐]王昌齡·閨怨》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杜 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