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政舉;其人亡,則政息。》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政舉;其人亡,則政息。》出自:《中庸》名言名句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政舉;其人亡,則政息。》譯文如下:
(二十章)
文王、武王施政的方法,都記載在典冊上,他們在位時,政治才能施行,他們死了,這種政治也就湮滅了。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政舉;其人亡,則政息。》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政舉;其人亡,則政息。》出自:《中庸》名言名句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政舉;其人亡,則政息。》譯文如下:
(二十章)
文王、武王施政的方法,都記載在典冊上,他們在位時,政治才能施行,他們死了,這種政治也就湮滅了。
上一篇:《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率性之謂道。》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