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煬帝①即位,復開②庠序、國子,郡縣之學盛于開皇③之初。征辟④儒生,遠近畢至⑤,使相與講論得失⑥于東都⑦之下。
【注釋】①煬帝:隋煬帝楊廣,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即位,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被殺。②復開:再次開設。③開皇:隋文帝的年號,公元581年至600年。④征辟:招集。⑤畢至:全都來到。⑥得失:學術得失。⑦東都:指洛陽,隋唐兩朝以長安為西都,洛陽為東都。
【釋義】隋煬帝即位后,再次開設學校及國子學,郡縣的官學興盛情況超過了隋文帝開皇初年。他還招集各地儒生,無論遠近全都來到東都洛陽,讓他們相互討論學術得失,促進了儒學的發展。
【點評】隋煬帝雖然在政治上殘暴,但在發展教育、創辦學校方面還是取得了一些成就。
參考文獻
《隋書·儒林傳序》
上一篇:延集學徒,崇建庠序,開進仕之路,佇賢儁之人,而國學胄子垂將數千,州縣諸生咸亦不少。|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時泰道暢,禮備樂修,啟庠選俊,博教深求。|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