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牧民者,以其所積者食之,不可不審也。其積多者其食多,其積寡者其食寡,無積者不食。或有積而不食者,則民離上;有積多而食寡者,則民不力;有積寡而食者多,則民多詐;有無積而徒食者,則民偷幸。故曰察能授官,班祿賜予,使民之機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管子·權(quán)修》,任賢用才類名言句子
凡是治理百姓的人, 都要根據(jù)百姓功績的大小給予獎勵, 這不能不細致地考慮。 那些功績多的得到的獎賞就多, 功績少的得到的獎賞就少, 沒有功績的就得不到獎賞。 有的人有功績但得不到獎賞, 那么人民就與國君離心離德; 有的人功績多但得到的獎賞少,那么人民做事就不下力氣;有的人功績少但得到的獎賞多,那么人民就會經(jīng)常欺騙國君; 有的人沒有功績而白拿獎勵, 那么人民就會茍且偷安, 存僥幸心理。 所以說要考察人的才能,量才授于官職, 分別等級給予俸祿, 這是使喚人民的關(guān)鍵。
上一篇:《在位者得其才矣,然后稍視時勢之可否,而因人情之患苦,變更天下之弊法,以趨先王之意,甚易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眾,患上之人不欲其眾;不患士之不欲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