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類名言賞析
《即賢耶,雖仇必舉,亦不以其嘗有德于己焉,而嫌于酬之也;即不肖耶,雖親必斥,亦不以其嘗有惡于己,而嫌于惡之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與翻譯
注釋 即: 如果。雖: 即使。嘗: 曾經。嫌: 嫌疑。酬: 酬謝, 報答。不肖:不賢的人。斥: 摒棄。惡: 前一個“惡”是壞事, 后一個“惡” (wu) 是厭惡。
句意 如果是個賢者, 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一定全力推薦, 并不因為他曾經對自己有過恩德, 而怕招來“這是報答”的嫌疑; 如果是個不賢的人, 即使是自己的親戚也一定加以摒棄排除, 并不因為他曾經對自己做過壞事, 而怕招來“這是厭惡”的嫌疑。
《即賢耶,雖仇必舉,亦不以其嘗有德于己焉,而嫌于酬之也;即不肖耶,雖親必斥,亦不以其嘗有惡于己,而嫌于惡之也。》出自:明·張居正《翰林為師相高公六十壽序》
上一篇:《事必專任,乃可責成;力無他分,乃能就緒.》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天生一世之才,自足一世之用.》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