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問:傲為兇德,則謙為吉德矣。曰:謙真是吉,然謙不中禮,所損亦多。在上者為非禮之謙,則亂名分,紊紀綱,久之法令不行。在下者為非禮之謙,則取賤辱,喪氣節,久之廉恥掃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明·呂坤 《呻吟語》,崇仁尚禮類名言句子
有人問: 傲慢是丑惡的品德, 那么謙虛則是美好的品德了。(呂坤)說:謙虛確實是很美好的,可是謙虛得不合乎禮義,那么就會有很多損失的。 作為君王如果有不合乎禮義的謙虛, 就會混淆人的名位及應守的職分, 敗亂國家的法規制度, 時間長了法令將無法推行。 普通人如果有不合乎禮義的謙虛, 就會受到輕視與侮辱, 喪失志氣和節操, 時間長了其廉恥之心將毀壞貽盡。
上一篇:《肯替別人想,是第一等學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禮以治身,仁在其中矣;禮以為國,法在其中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