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寶,莫重于日月,莫大于水土。使日月不照臨九州,而惟于云霄外虛耗其光;使水土不發生萬物,而惟以曠閑其春秋,則何以成乾坤?人身之寶,莫重于聰慧,莫大于氣質。而乃不以其聰慧明物察倫,惟于玩文索解中虛耗之;不以其氣質學行習藝,惟于讀、講、作、寫曠閑之。天下之學人,踰三十而不昏惑衰憊者鮮矣,則何以成人紀!》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清·顏元 《言行錄》,治學禁忌類名言句子
天地之間的寶物, 沒有比日月更重要的了, 沒有比水土更重大的了。假使日月不照臨天下,而只在云霄之外白白耗費光輝;假使水土不能讓萬物萌發滋長, 而是一年四季荒廢不發揮作用; 那么怎么能成為天地呢? 人身上最寶貴的, 沒有比聰明智慧更重要的了, 沒有比秉性素質更重大的了。 如果不以自己的聰明智慧了解事物的道理, 觀察人倫關系, 僅僅在玩賞文字、 尋求解釋中白白耗費精力; 不以自己的天資學習技藝, 只在讀書、講說、 作文、書寫中荒廢日月; 如此, 天下的學者, 很少有超過三十歲而不迷惑衰敗的。 那么拿什么去立身處世呢?
上一篇:《又有專于博上求之,而不反其約;今日考一制度,明日又考一制度,空于用處作工夫,其病又甚于約而不博者.要之,均是無益.》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大凡人無才,則心思不出;無膽,則筆墨畏縮;無識,則不能取舍;無力,則不能自成一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