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為者必有棄,然后能有所取;必有變,然后能有所成。雖天子之貴,不仁不義,不能以尊其身;雖天下之大,不仁不義,不能以庇其身;況其下者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宋·胡宏 《知言·仲尼》,修身自礪類名言句子
修養(yǎng)言行的人一定要有所舍棄, 然后才能有所獲取; 一定要不斷地改變面貌, 然后才能有所成就。 即使像天子那樣高貴, 如果不仁不義, 也就不會(huì)被人們尊敬。 縱使天下如此之大, 如果不仁不義, 連自己也庇護(hù)不了; 何況是那些低下的人呢?
《修為者必有棄,然后能有所取;必有變,然后能有所成。雖天子之貴,不仁不義,不能以尊其身;雖天下之大,不仁不義,不能以庇其身;況其下者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宋·胡宏 《知言·仲尼》,修身自礪類名言句子
修養(yǎng)言行的人一定要有所舍棄, 然后才能有所獲取; 一定要不斷地改變面貌, 然后才能有所成就。 即使像天子那樣高貴, 如果不仁不義, 也就不會(huì)被人們尊敬。 縱使天下如此之大, 如果不仁不義, 連自己也庇護(hù)不了; 何況是那些低下的人呢?
上一篇:《窮究磨煉,一朝自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格物致知也須敬,誠意正心修身也須敬,齊家治國平天下也須敬.敬者,一心之主宰,萬事之根本.》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