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吾家仲季守明經,他日必大我宗事,顧我方事錐刀之末,何以亢宗?誠愿操奇贏為合門內治祠事。
【譯注】
我們家老二和老三一直堅持學習儒業,總有一日會光大我們宗室,倘若都像我這樣經商,拿什么來光大我們宗室?因此,我寧愿如此辛苦經商為他們創造業儒的條件。
輯自《太函集》卷72,《溪南吳氏祠堂記》。
【感悟】
在科舉時代,習儒正是為了入仕。徽商如此關心、支持子弟讀書向學,說穿了就是希望他們將來能夠取得功名,“大吾門”、“亢吾宗”。
【故事鏈接】
所謂“賈為厚利,儒為名高”。歙縣商人吳珮,以經商起家,但總是心里感到不滿足,他對正在讀書的第二、第三個兒子寄予厚望,常對他的妻子汪氏這樣說。
【延伸閱讀】
徽商形成的幾個特征
一是人們摒棄了以經商為恥的傳統觀念,紛紛走出家鄉,到外地經商,活躍于各地市場。
二是徽州人結伙經營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大家以宗族鄉里關系為紐帶,結成規模龐大的群體。其中資本雄厚的商人首領對眾商予以財力上的支持,并在業務上加以指導。遇到需要大數量資金的商業項目,也能夠協同經營,利潤共享。
三是“徽商”、“徽賈”作為一種特定概念的名詞,被當時的人廣泛應用。由于徽商有其共同利害、共同特征,他們又往往結伙經商、共同行動,所以人們在實際生活中已把徽商視為一個群體。
四是作為徽商骨干力量的徽州鹽商已在兩淮鹽業中取得優勢地位。
上一篇:《然世俗澆漓,故家名族,祁非不有但知以貨殖為尚,而能尊詳其所自出者,曾幾何人?》原文解讀|譯文|感想
下一篇:《須知難得惟兄弟,務在相孚以性情》原文解讀|譯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