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煮熟的鴨子,皮爛嘴不軟》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煮熟的鴨子,皮爛嘴不軟
拼音:zhǔ shú de yā zi , pí làn zuǐ bù ruǎn
鴨子嘴是骨質(zhì)的,煮不爛。比喻人受了重刑、懲罰,仍然不認(rèn)罪或者不認(rèn)錯(cuò)兒。例如
他惹惱了美國校長,一張布告把他開除。他扛著行李走出校門,兩名捕快早已恭候多時(shí),扯胳膊抻腿給他砸上了半斤的銬子三斤的鐐,押到官府毒刑拷打,他是煮熟的鴨子皮爛嘴不軟。(劉紹棠《水邊人的哀樂故事》)
或作[肉爛了嘴不爛]。
上一篇:歇后語《灶王爺伸手,穩(wěn)拿糖瓜兒》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牽瘸驢上窟窿橋》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