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撐死膽兒大的,餓死膽小的》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撐死膽兒大的,餓死膽小的
拼音:chēng si dǎnr dà de , è si dǎn xiǎo de
撐,滿到容不下的程度。比喻不安分守己的得便宜,能發財;老實本分的人吃虧,受窮。例如
噢,鬧半天,改革、改革喊叫得挺響亮,就是比大膽兒呀?結果是撐死膽兒大的,餓死膽兒小的呀?哈哈哈! (《蒼生》2)
甲:“逮著了這叫偷——,逮不著就是正常貿易,這就叫撐死膽兒大的,餓死膽小的。這事甭往細了說了,說了你也不懂,你不干就算了,買賣不成仁義在,你這樣發不了財,你說相聲吧,我做我的買賣。”(石小杰等《發財有術》)
或作[撐死大膽的,餓死小膽的]。例如
你這人多少年還是不改老脾氣,這有什么怕的?老實說,憑老兄這樣的才學,若不是因為你這固執脾氣,早就飛黃騰達了。告訴你,現在這時代撐死大膽的,餓死小膽的,你老兄何必這么迂闊!(《晉陽秋》15章1)
上一篇:歇后語《揭不開鍋》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斗大的字認識不到一石》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