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捅了馬蜂窩》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捅了馬蜂窩
拼音:tǒng le mǎ fēng wō
捅了馬蜂窩,蜂群會一片混亂,同時群起拚命地螫人。1.比喻觸犯了難對付的人,惹下麻煩。2.形容亂哄哄的樣子。例如
可怎么辦呢?他若摘不了年青山的腦袋,回去沒法交代!畫虎不成,反類其犬,還捅了馬蜂窩了,這就糟糕了! (《大明風流譜》280頁)
天爺!你捅那個馬蜂窩干嗎?你爹和你爺爺,幾輩子都是窩著脖子活過來,躲還躲不及,能招事惹非?(《紅旗譜》1)
那個不知好歹的年輕纖夫,是個生楞兒,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說:“好狗不擋道!”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劉紹棠《蒲柳人家》1)
食客們圍攏過來,惶惶悚悚,七嘴八舌,猶如捅了馬蜂窩。莊重的歃血盟誓儀式,一時大煞了光景。(《山菊花》上集24章)
或作[捅開了馬蜂窩]。例如
“他們在用火力封鎖公路。”司令員笑一笑說。“捅開了馬蜂窩了,好不熱鬧。”聽著這煮粥一樣的槍炮聲和爆炸聲,張學千說。 (周立波《湘江一夜》)
上一篇:歇后語《挑水的回頭,過了井》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捧著金飯碗討飯》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