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好事不出門,壞事行千里》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好事不出門,壞事行千里
拼音:hǎo shì bù chū mén , huài shì xíng qiān li
形容壞事、壞消息極容易四處傳播。例如
好事不出門,壞事行千里。不大的功夫,冠家的丑事就傳遍了全胡同。(《四世同堂》2部44)
或作[好事不出門,丑事傳千里]。例如
好事不出門,丑事傳千里。王家的風波,山窩里的人都在議論。(賈平凹《小月前本》13)
或作[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例如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妹子被強人劫去,家門不幸,今日跟這紅臉漢子回來,“人無利己,誰肯早起”?必然這漢子與妹子有情,千里送來,豈無緣故? (《警世通言》卷21)
那婦人自當日為始,每日踅過王婆家來,和西門慶做一處,恩情似漆,心意如膠。自古道“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不到半月之間,街坊鄰舍都曉的了,只瞞著武大一個不知。(《金瓶梅》4回)
上一篇:歇后語《好一塊羊肉,落在狗口里》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好狗不擋道》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