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
拼音:shī zi duō le bù yǎo , zhài duō le bù chóu
虱子多了渾身爬,覺不出來哪兒癢癢了;債多了,還不上,也就不用發愁了。表示對欠債多或者困難多不在乎。例如
從成立公社到家庭承包,二十多年她家沒有分過一個子兒,年年都欠隊上二三百。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佟寶慶死皮賴臉,壓根兒不把債務放在心上。大鍋飯不能餓死人,發放寒衣,救濟款哪一回都少不了他家,而且拿頭份兒。(劉紹棠《這幾個酸兒辣女》9)
或作[虱多不咬,債多不愁]。例如
我倒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無非是個扣工、罰工吧!反正虱多不咬,債多不愁。比起俺小姑子和高家母女來,我怎么也比她們好活。(《愛與恨》30章)
或作[虱子多了不咬]。例如
后來我知道,為了開我的三天批斗會,特別是最后一場會,為了在會上打出“重型炮彈”,出奇制勝,文革領導小組頗費心機,帶頭熬了夜。我卻是夜夜好睡:太疲勞了,虱子多了不咬。(邵燕祥《審詩》)
或作[虱子多了不癢,帳多了不愁]。例如
伍老拔說:“嘻嘻!虱子多了不癢,帳多了不愁。人窮到什么時候還是一個窮字,能把兩個窮字疊在一塊兒?這年頭,沒有發愁的事,就是打不倒馮老蘭是個發愁的事兒。”(《紅旗譜》30)
或作[虱多不癢,債多不愁]。例如
讓他告到法院也沒啥了不起。常言說的好,虱多不癢,債多不愁。福佑欠的債也不止信通一家,干脆讓大家去告,也增加不了延年多少罪過。(《上海的早晨》3部4)
上一篇:歇后語《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豆腐掉到灰堆里,沒法子收拾》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