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狗咬呂洞賓》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狗咬呂洞賓
拼音:gǒu yǎo lǚ dòng bīn
呂洞賓,又稱呂祖,道教尊養(yǎng)的八仙之一。1.指不懂事情好壞。2.指錯怪了好人。3.指不識對方的身份或能力。例如
柳罐斗長嘆一聲說:“老嫂子,兄弟不是狗咬呂洞賓。你想,我的姐姐是苦命人,一奶同胞,手足情深,我要好好服侍她一輩子。”(劉紹棠《蒲柳人家》9)
或作[狗咬呂洞賓,不識好歹]。例如
賈環(huán)把眼一瞅道: “我也知道,你別哄我。如今你和寶玉好了,不理我,我也看出來了。”彩霞咬著牙,向他頭上戳了一指頭,道:“沒良心的!‘狗咬呂洞賓——不識好歹’?!?《紅樓夢》25回)
或作[狗咬呂洞賓,不識好歹人]。例如
一看見是小黃梨,他喊:“啊!你干什么?你又來刨治他們!你想偷我的紅綾子!”大順義站起來說:“你這個兔子!狗咬呂洞賓,不識好歹人!我們給你解決困難來了!”(孫犁《村歌》下篇6)
或作[狗咬呂洞賓,不識好癩人]。例如
妮子聲兒軟軟的:“好小兒,莫嚷。俺給你松了綁繩,見著俺心好哩。你小兒,狗咬呂洞賓——不識好癩人?!?嘯客等《皇天后土》)
或作[狗咬呂洞賓,不識真假神]。例如
林小姐,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別人想巴結還巴結不上呢!我孫總管也是一片好心,才愿鼎力成全你們,你可別狗咬呂洞賓——不識真假神。(《琵琶行》7章)
或作[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例如
云麟話尚未畢,紅珠望了他一眼,冷冷的說道:“你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了。我為你想出多少法子來同她說,并不曾討得你嘴里一句好話,還要說不能不依我,就象是我的事一樣,豈不令人嘔煞!……”(《廣陵潮》82回)
或作[狗咬呂洞賓,不認得真人]。例如
哈哈!好你個瞎眼的奴才!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認得真人”啦!憑我進衙門還用回稟?我進京城的大衙門都沒費過這么大的事!你一個小小的差人就敢攔我? (張士杰《大師兄鬧衙門》)
或作[狗咬呂洞賓,不認識真人]。例如
去年縣委書記幫咱們整社,住在我家東屋里,跟長春親親熱熱的,不笑不說話兒,就象帶小學生似的,教長春怎么干這個,怎么干那個,告訴完了,還問長春想通順沒有,辦到辦不到……可敬著他哩!誰象這個吃槍藥的臭麻子,狗咬呂洞賓不認識真人! (《艷陽天》21章)
上一篇:歇后語《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來》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