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作者: 張鐵明
【原文】: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原文作者】:劉禹錫
【鑒賞】:
朝廷下了召書,劉禹錫告別二十三年的謫居生活,踏上歸途。意想不到,在揚州會遇上詩壇好友白居易。欣喜之中擺開了酒席。席間,白居易贈詩一首,稱頌他的才華和名望,可又惋惜他的不幸遭遇。劉禹錫感激友人的真情厚誼,立即提筆,寫下了上面這首酬答詩篇。
第一句和第二句是敘述自己坎坷的遭遇:四川的巴地多崇山峻嶺,湖南的楚水清澈修長,這些地方荒涼偏僻,我貶謫多年,好不凄涼;二十三年間,今天這里,明天那方,我始終是一個被丟棄在一旁的閑人。
第三句和第四句:今天,我是要應召回來了,但我的知心舊友,卻已經陸陸續續地離開了人間。我一腔悲痛,難以忍受。晉朝詩人向秀途經亡友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寫下《聞笛賦》寄托哀思;現在,我也只能白白地吟誦這首詩,來表達我的悼友之情。畢竟離鄉多年,家鄉多變,恐怕鄰居也都相見不相識了吧。有個神話,說晉人王質進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他還沒看完一盤棋,手里的斧頭柄已經爛了。回到家,人事全非,同時代的人都已死去,原來世上已不知過了多少年。如今,我可能要像王質一般樣了。真是恍如隔世,說不盡的惆悵啊!
第五句和第六句:眼前,我像一只沉沒的船,寂寞冷落;但在我的身旁,得意的人呵卻好比千帆競渡,飛馳而過。我又像一棵生病的老樹,憔悴枯萎;而得勢的人呵,在我前頭倒好似生機盎然的萬木在爭奪春光。
第七句和第八句:今天的酒席宴上,我聆聽到你為我歌唱的這一曲子,我感謝你的安慰和贊美;但愿我能憑借你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來!
詩人是詩壇名人,因為參加政治革新活動而遭貶謫,在這二十三年的漫長歲月中歷經磨難;一旦回鄉,時過境遷,家鄉的一切全然不同。眼見別人升官發財,顯赫一時,自己卻形單影只,孤苦伶仃,倍感凄然失落。但難能可貴的是,詩人并沒因此痛苦呻吟,更不甘消沉;他豁達大度,把周圍的變遷看作是正常的自然規律,現在有了機會,他這棵病樹仍然要迎上春光,重添精神,奮勇前進,真不失為文壇“詩豪”!整首詩自然透露出一種豪爽、樂觀向上的風格,這在中唐詩歌中是不多見的。詩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兩句尤為生動、神妙,一向膾炙人口;至今還常被人引用,同時又賦上新的意義:說明新生事物一定可以取代腐朽的事物。
上一篇:《酒醒(酒醒撥剔殘灰火)》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