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香積寺
作者: 徐楓
【原文】: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原文作者】:王維
【鑒賞】:
這首詩寫王維探訪香積寺時所感悟的遠離世俗、淡泊超逸的心境。“過”,在這里是訪問、探望的意思。
詩的前兩句意思是說:自己想要到香積寺去,卻“不知”它在哪里,于是就循著大山往里走,走了不過數里地,就進入了一個云霧繚繞的幽秘世界了。這兩句,詩人信手拈來,一下就把我們引入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天地,好神秘,好幽遠!
三、四兩句的意思是說:在那謎樣的云峰中,古木深邃,渺無人跡,不知從哪里傳來了陣陣鐘聲,清空而且落寞。這里,“無人”和“何處”二詞用得極好。因為沒有人行走,也就表明了云峰的幽遠深奧,真有點兒令世俗之人難以接近了。當這種氣氛越來越濃的時候,卻突然傳來了那來無蹤跡、去無追尋的遠寺的鐘聲,恍恍惚惚間,真使人有不知這“何處鐘”是否為香積寺存在的實體之感覺了。
五、六兩句進一步寫出了云峰的深幽凄清,兩句的意思是說:山中危石聳立,泉水受了阻礙,彎彎曲曲地在石縫中穿繞,流急處,水花飛濺,響聲陣陣,像有誰在痛苦地呻吟幽咽一樣。暮色悄悄起來了,夕陽灑向層層蒼松翠柏,使青的更青,翠的更翠,色調更為冷寂了。
最后兩句是寫詩人終于來到了香積寺邊,站在寺前那清凈無垢的小水潭邊,觸景生情,不勝感嘆。兩句的意思是說;暮色淡淡,水潭清靜,使人不由生起縷縷遠離世俗、淡泊飄逸的感悟,想起那“安禪制毒龍”的佛經故事,想要遠離世俗,安禪習佛了?!鞍捕U制毒龍”,包含著一個佛經故事。傳說西方的一個水潭邊,有一條毒龍專在那兒為害,攪得人心惶惶。后來,有一個高僧借著佛的法力制住了毒龍,小水潭終于又變得平靜了?!鞍捕U”,是佛家用語,指安靜地打座,這里指佛家思想?!岸君垺保溉诵氖浪椎挠?。而“空潭曲”的“空”字,并不是指什么也沒有,而是含有寧靜的意思,就象王維其它詩中的“空山不見人”、“夜靜春山空”一樣。佛經的力量多大啊!它能制服外在的毒龍,也一定能抑制人心的邪欲了!此刻,在詩人心里,香積寺幾乎是一塊遠離世俗的凈土了,如果在這里安禪習佛,一定可以洗凈人間塵俗齷齪的毒龍,即使回到山下,浮沉俗人中,也能自得其樂的呢!
這首詩一開始就引人進入一個俗人“不知”的世界,然后依次設置場景,寫云峰、危石、幽泉、渺無人跡的超凡境界,一句接一句地把讀者逐漸引入了深藏幽邃的香積寺內。情景氛圍,無不使人感到那是一處遠離人間、俗人不知且難以接近的清空去處,是一個超脫了世俗社會的清高所在。最后水到渠成地點出了安禪習俗的意愿。全詩寫景融情,意境高遠。
上一篇:《過陳琳墓》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送人游吳》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