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交行
作者: 黃樂琴
【原文】:
翻手為云復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原文作者】:杜甫
【鑒賞】:
唐天寶初年,年青的杜甫胸懷大志,很想將來做一番大事。他興致勃勃地來到長安參加科舉考試,本以為憑自己的才能可以在朝廷獲得官職,卻不料遭到宰相李林甫的刁難,杜甫和一大批有才氣的詩人都落選了。應詔失敗后,杜甫只能向有權勢的達官貴人獻詩,希望通過他們的引薦得到皇帝重用,但也沒有結果。杜甫無路可走,只好毛遂自薦直接向皇帝獻詩。皇帝見詩后大為贊賞,有意封他一官半職,卻又遭到李林甫的阻撓,杜甫的愿望成了泡影。杜甫在長安生活九年,英雄無用武之地,生活過得十分清貧,時常遭人白眼。《貧交行》就是在這時期寫下的感嘆世態炎涼的詩篇。
詩的第一句意思是說:社會上的人情忽云忽雨,忽冷忽熱,變化無常。
第二句意思是說:詩人根本不想去數落這種淺薄的世風。
第三句寫詩人在對現實絕望的時候,不免懷念起古時管仲和鮑叔牙的友誼。鮑叔牙是春秋時齊國大夫,他的朋友管仲出身貧寒,鮑叔牙非但不嫌棄他,還十分看重他的才能,把他視為知己。齊桓公登上皇位后,想任命鮑叔牙為宰相,鮑叔牙辭謝了,并且向皇帝極力推薦管仲。管仲原是齊桓公的仇敵,鮑叔說服桓公不計前仇,讓管仲當上了宰相。管仲感嘆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
最后一句,詩人感嘆古人這種真誠的友誼現在被人像土塊一樣拋棄了。
這首詩通過正反對比手法和夸張語氣,強烈地表現出詩人心中郁結的憤慨和對黑暗現實的鞭撻。
上一篇:《詔追赴都》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貧女》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