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下賢
作者: 張幼良
【原文】: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徑苔蕪不可尋。
一夕小敷山下夢,水如環珮月如襟。
【原文作者】:杜牧
【鑒賞】:
這首詩用抒情的筆調,表達了作者對前輩詩人沈下賢的仰慕。
沈下賢,即中唐文人沈亞之,下賢是他的字。他能詩會文,傳奇小說也寫得好。詩的第一句,“斯人”,就是指沈下賢;“清唱”,是對下賢詩歌的美稱。這句的意思是說:下賢的詩歌清新秀美,自古至今有誰能比得上呢?
然而,當作者來到下賢家鄉湖州的時候,其舊日的遺跡已不再存在?!安輳教κ彶豢蓪ぁ?,雜草滿徑,青苔遍地,眼前一片荒涼。詩人目睹此景,怎能不產生感嘆呢?詩人在第三、四句發揮想象,沉浸在緬懷之中。
“一夕小敷山下夢,水如環珮月如襟?!毙》笊绞呛萆蛳沦t舊居所在地。襟,古人的衣領,白色。這兩句是夢中情景的描繪,詩人的夢魂在一天晚上來到小敷山下,聽著山澗里鳴聲琤琮的清流,看著山頂上象衣襟一樣潔白的月亮,心潮起伏。詩人雖然沒有寫夢到沈下賢,但卻以溪流和月亮構成一種清白高潔的環境,使人們不但能夠體味到下賢清麗的詩境,而且感受到他高潔的人格。
整首詩并沒有直接寫沈下賢的生平事跡,更沒有作具體的評價,而是用詠嘆、想象之筆,描繪出一種清寥孤高的意境,讓讀者自己去感受、體會,這種手法是很高妙的。
上一篇:《汴河懷古》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河清縣河亭(由來多感莫憑高)》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