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林暗草驚風)
作者: 江楓
【原文】: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原文作者】:盧綸
【鑒賞】:
這首詩是記敘一位將軍夜間巡視邊防的故事。“林暗草驚風”,展現在讀者眼前的第一個鏡頭是:夜,密林一片幽暗。忽然間,狂風驟起,吹得草木瑟瑟顫抖。人們不由一驚:老虎來了!古來就有“風從虎”的傳說,風驟起,預示虎要來。“驚風”二字立即攪亂了密林的幽靜,造成了虎警的緊張氣氛。
正在這千鈞一發的緊急關頭,一位威武的將軍出現了。“將軍夜引弓”,這是第二個鏡頭。這位將軍有很高的警覺,一看有虎,隨手張弓搭箭,“颼”地一聲,一枝飛箭直向昏暗夜色中的猛虎射去。
人們深信:憑將軍百發百中的精湛射藝,中了這一箭的老虎必死無疑,只是黑夜籠罩森林,不容易尋找罷了。
接下去,詩人又為讀者展示一個“平明尋白羽”的鏡頭:一清早,天蒙蒙亮,一群戰士到密林叢中搜尋那枝飛箭最醒目的特征,即尾部的白色羽毛。找著它,也就找著死虎了。找呀找,忽然有人發現那白羽飛箭的箭頭竟然深深插進了一塊形狀像虎的堅硬的巖石中。
這最后一個鏡頭,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大家驚訝贊嘆不已:我們將軍具有多么驚人的膂力啊!
這首詩的內容很像一篇生動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人物,有情節,有場面,刻畫了一位機警、勇敢、武藝高強的將軍形象,繪聲繪色,十分生動。全詩僅用四句二十個字,就把豐富的內容表現了出來,具有高超的藝術技巧。
詩中寫的這件事,實是漢代飛將軍李廣的故事。相傳李廣有一次出去打獵,遙見草叢中一座形狀奇特的巖石,他誤以為虎,一箭射去,連箭鏃都射進石頭里去了。本詩作者盧綸是唐代詩人,他巧妙地在詩中借用李廣的故事,頌揚與他同時代的一位將軍。
上一篇:《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鄉)》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