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賞析·江南春絕句/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描寫江南美景的名句,有南朝梁時丘遲《與陳伯之書》中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元虞集《風入松》的“杏花春雨江南”。江南的美,在春,在水,在煙雨迷蒙,在鶯飛草長,在水郭山村,酒旗迎風。杜牧的這首《江南春》,把這一切全都抓住了,而且用極優美的語句,把它們濃縮在短短的二十八個字中,確實是妙筆生花。
這首詩的第一句,有一段公案,牽涉到對詩歌的欣賞理解,所以提出來說一說。
明代楊慎(升庵)在《升庵詩話》中說:“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鼻搴挝臒ú煌鈼钌鞯恼f法,他在《歷代詩話考索》中駁斥說:“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云《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臺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焙挝臒ǖ囊庖姛o疑是正確的。詩重想象,不能寫得太實,當然也就不能講得太實,如果都這樣以科學的態度去解詩,那么李白的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秋浦歌》),“桃花潭水深千尺”(《贈汪倫》)當如何理解?杜甫《古柏行》“孔明廟前有古柏,柯如青銅根如石。蒼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宋沈約就認為描寫不實,他說:“杜《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四十圍乃是徑七尺,無乃太細長乎?”如此解詩,是不懂得詩歌的夸飾和想象,把它當成科學論文了。
上一篇:名篇賞析·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下一篇:名篇賞析·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杜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