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名言篇·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鑒賞
〔軍爭〕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鑒賞】孫子認為,軍隊無輜重(裝載衣甲器械之車)、無糧食、無委積(財貨儲備),則要覆亡,張預注:“無輜重,則器用不供;無糧食,則軍餉不足;無委積,則財貨不充,皆亡覆之道。此三者謂‘委軍而爭利’也。”顧福棠注:“無輜重則器械絕矣,無糧食則鹽米絕矣,無委積則芻草絕矣,既不能戰又不能守,軍心一潰,安得不亡?”以上注釋,均言輜重、糧食、委積對于軍隊至關重要,軍隊離此三者則無法生存。
東漢末年,曹操乘袁紹輕敵、內部不和的機會,在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偷襲袁軍,焚燒其輜重和糧屯,使袁紹軍心動搖,紛紛潰散。曹操乃重拳出擊,殲滅了袁軍主力。這是燒敵輜重、使其軍心慌亂而覆亡的戰例,可見輜重對于軍隊的重要性。
明朝末年,明將孫傳庭攻打李自成農民起義軍。雙方初戰,李自成敗走,孫傳庭漸有驕意,不待糧草便驅兵東進。李自成堅壁清野,按兵不動,同時派精銳騎兵切斷孫傳庭部糧道。孫傳庭求戰不得,欲退不能,終因饑餓發生混亂。起義軍乘機反擊,明軍潰散敗逃。這是軍隊因無糧食發生混亂而覆亡的戰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和日本均因石油和其他軍用物資短缺而發生問題。孫子說:“(軍)無委積則亡。”德國和日本到大戰末期委積(物資儲備)匱乏,也是其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見“委積”對于軍隊同樣是十分重要的。
上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
下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兵以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