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衫筠笠,正是村村農務急。綠水千畦,慚愧秧針出得齊》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農務急。綠水千畦,慚愧秧針出得齊》是關于描寫《場景記敘·(五)勞動生活》類的詩句。
村村落落的農民身穿蓑衣,頭戴斗笠,這正是插秧水種的季節,男女老少都在水畦秧田里忙碌。千畦綠水之中,難得秧苗長得嫩綠修長,整齊茁壯。作者帶著輕松欣喜的心情,用明快清新的色調,描繪了一幅插秧季節緊張繁忙的勞動景象,幼苗喜人的長勢。這是明寫村民衣著服裝,實指他們頂風冒雨在田里勞動。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在生產上往往不能如心所愿地去干,所以,看到秧苗好的長勢,竟喜出望外,“慚愧”二字,不僅寫農民的歡欣,也流露了他們的艱辛。詞筆老成,雋永可讀。
注: 莎衫,蓑衣。筠笠,青竹篾編就的斗笠。慚愧,難得之意。
盧炳《減字木蘭花》 《全宋詞》第2166頁。
上一篇:《芍藥斬新栽,當庭數朵開.東風與拘束,留待細君來》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蛇毒濃凝洞堂濕,江魚不食銜沙立》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