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圣王同民心而出治道,此成務者之要言也。夫民心之難同久矣。欲多而見鄙,圣王識度豈能同之?噫!治道以治民也,治民而不同之,其何能從?即從,其何能久?禹之戒舜曰:“罔咈百姓以從己之欲①?!狈蛩粗M適己自便哉?以為民也,而曰“罔咈”。盤庚之遷殷也,再四曉譬;武王之伐紂也,三令五申。必如此而后事克有濟。故曰“專欲難成,眾怒難犯②”。我之欲未必非,彼之怒未必是,圣王求以濟事,則知專之不勝眾也,而不動聲色以因之,明其是非以悟之,陳其利害以動之,待其心安而意順也,然后行之。是謂以天下人成天下事,事不勞而底績③。雖然,亦有先發后聞者,亦有不謀而斷者,亦有擬議已成,料度已審,疾雷迅電而民不得不然者。此特十一耳、百一耳④,不可為典則也。
【譯文】圣明的君王和民心相同,以此來制定治理世道的原則法規,這些是完成治國大業的根本。也許有人說:民心難與君王相同,已經是很久的事了。民眾的欲望多而見識淺陋,圣王的見識度量怎能和他們相同呢?噫!治國之道就是為了治理民眾,治理民眾而不和他們的情欲相同,他們哪能服從呢?即使服從,哪能持久呢?禹告誡舜說:“不要違背百姓的欲望讓他們服從你自己的欲望?!彼吹挠氖菫榱俗约喊策m方便呢?是為了民眾啊!禹還要告誡他不要違背民眾的愿望。盤庚遷殷時,再四地向民眾講明道理;周武王討伐殷紂,三令五申。必須如此事情才能成功。所以說“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我的欲望未必不對,眾人發怒未必正確,圣王為了求得事情成功,知道只考慮自己的欲望不能使眾人服從,只能先不動聲色地順著他們,然后講明是非使他們醒悟,陳說利害來打動他們,等待他們心安意順,然后再推行自己的主張。這叫做以天下人成天下事,不用勞累事情就會成功。雖然這樣說,也有先把事情發動起來然后再告訴百姓的,也有不和百姓商量而自己決定的,也有已擬定好了意見,預料度量得已很詳細,以疾雷迅電的方法實行,而民也不得不然的。這些情況只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罷了,不可作為典范、法則。
注釋
【注釋】①禹之戒舜曰:“罔咈百姓以從己之欲?!闭Z出《尚書·大禹謨》,據該篇當做“舜之戒禹”。罔咈,不要違背?!、趯Sy成,眾怒難犯:語出《左傳》襄公十年,其文為:“子產曰: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合二難以安國,危之道也?!薄、鄣?致也,達到之意?!、芴?只、僅。
上一篇:廝隸之言直徹之九重,臺省以之為臧否,部院以之為進退,世道大可恨也?;蛴犞?。愚曰:天子之用舍托之吏部,吏部之賢不肖托之撫按,撫按之耳目托之兩司,兩司之心腹托之守令,守令之見聞托之皂快,皂快之采訪托之他邑別郡之皂快。彼其以恩仇為是非,以謬妄為情實,以前令為后官,以舊愆為新過,以小失為大辜,密報密收,信如金石;愈偽愈詳,獲如至寶。謂夷、由污,謂屩、跖廉,往往有之。而撫按據以上聞,吏部據以黜陟。一吏之榮辱
下一篇:三千三百,圣人非靡文是尚而勞苦是甘也。人心無所存屬則惡念潛伏,人身有所便安則惡行滋長。禮之繁文使人心有所用而不得他適也,使人觀文得情而習于善也,使人勞其筋骨手足而不偷慢以養其淫也,使彼此相親相敬而不傷好以起爭也,是范身聯世制欲已亂之大防也。故曠達者樂于簡便,一決而潰之則大亂起。后世之所謂禮者則異是矣,先王情文廢無一在,而乃習容止,多揖拜,姱顏色,柔聲氣,工頌諛,艷交游。密附耳躡足之語,極籩豆筐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