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男女遠別,雖父女、母子、兄妹、姊弟,亦有別嫌明微之禮,故男女八歲不同食。子婦事舅姑,禮也,本不遠別,而世俗最嚴翁婦之禮,影響間即疾趨而藏匿之。其次夫兄弟婦相避。此外一無所避,已亂綱常。乃至叔嫂姊夫妻妹妻弟之妻互相嘲謔以為常,不幾于下流乎?不知古者遠別,止于授受不親①,非避匿之謂。而男女所包甚廣,自妻妾之外,皆當遠授受之嫌,愛禮者不可不明辨也。
【譯文】男女要遠嫌、要有別,雖然是父女、母子、兄妹、姐弟,也要有避免嫌疑、表明微小差別的禮制,所以男女八歲就不在一起吃飯。兒媳婦侍奉公婆,是符合禮制的,本來不須遠避嫌疑,而世俗最嚴的是公公和兒媳之間的禮節,所以看到影子、聽到聲音就要趕快躲藏避開。其次是丈夫的哥哥和弟弟的媳婦要相避。除此之外都不避嫌的話,這已經亂了綱常。甚至還有叔嫂、姐夫、妻妹、妻弟之妻互相戲謔以為平常的,不近乎下流了嗎?不知古代的遠嫌有別,指的是授受不親,不是要相互躲避。而男女的范圍包括很廣,妻妾以外,都應當避免授受之嫌,愿意依照禮制行事的人不應不明確分辨。
注釋
【注釋】①授受:給予和接受。《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不親,不親自給予接受。
上一篇:昨見一少婦,行哭甚哀,聲似賢節,意甚憐之。友人曰:“子得無視婦女乎?”曰:“非視也,見也。大都廣衢之中,好丑雜沓,情態繽紛,入吾目者,千般萬狀,不可勝數也。吾何嘗視?吾何嘗不見?吾見此婦亦如不可勝數者而已。夫能使聰明不為所留,心志不為所引,如風聲日影然,何害其為見哉?子欲入市而閉目乎?將有所擇而見乎?雖然,吾猶感心也,見可惡而惡之,見可哀而哀之,見可好而好之。雖性情之正,猶感也,感則人,無感則天。
下一篇:古今載籍之言,率有七種,一曰天分語,身為道鑄,心是理成,自然而然,毫無所為,生知安行之圣人。二曰性分語,理所當然,職所當盡,務滿分量,斃而后已,學知利行之圣人。三曰是非語,為善者為君子,為惡者為小人,以勸賢者。四曰利害語,“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以策眾人。五曰權變語,托詞畫策以應務。六曰威令語,五刑以防淫。七曰無奈語,五兵以禁亂。此語以外,皆亂道之談也。學者之所務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