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或問:慮以下人,是應得下他不?曰:若應得下他,如子弟之下父兄,這何足道?然亦不是卑諂而徇人以非禮之恭,只是無分毫上人之心,把上一著、前一步,盡著別人占,天地間惟有下面底最寬,后面底最長。
【譯文】有人問:孔子說要“慮以下人”,即要想著謙讓人,是應該謙讓嗎?回答說:如果應該謙讓,如子弟對待父兄,這還值得說嗎?然而也不是謙卑地向別人諂媚或以不合禮節的屈服表示恭敬,只是沒有分毫要居于人上之心,只是把上一著、前一步,盡著別人占。天地間惟有下面最寬,后面最長。
【名句】或問:慮以下人,是應得下他不?曰:若應得下他,如子弟之下父兄,這何足道?然亦不是卑諂而徇人以非禮之恭,只是無分毫上人之心,把上一著、前一步,盡著別人占,天地間惟有下面底最寬,后面底最長。
【譯文】有人問:孔子說要“慮以下人”,即要想著謙讓人,是應該謙讓嗎?回答說:如果應該謙讓,如子弟對待父兄,這還值得說嗎?然而也不是謙卑地向別人諂媚或以不合禮節的屈服表示恭敬,只是沒有分毫要居于人上之心,只是把上一著、前一步,盡著別人占。天地間惟有下面最寬,后面最長。
上一篇:昧者知其一不知其二,見其所見而不見其所不見,故于事鮮克有濟。惟智者能柔能剛,能圓能方,能存能亡,能顯能藏。舉世懼且疑,而彼確然為之,卒如所料者,見先定也。
下一篇:處天下事,前面常長出一分,此之謂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謂裕。如此則事無不濟而心有余樂。若扣殺分數做去,必有后悔處。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則可以廣德;留在人,不盡之情則可以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