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本段是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世界,就是所說的大同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任用賢能的人,人與人和睦。老年人、壯年人、幼年人等各得其所,男有工作,女有歸宿。物盡其利,人盡其能,天下太平,夜不閉戶。大道:實際上是指原始社會的準則。行:實行。天下為公:天下是大家的。本條是孔子贊嘆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時代的理想社會。說那時推行的“大道”,天下為大家所有。這句話現在經常引用,這整段話也經常引用,本段中的某些句子,也經常引用,是一段極為常用的話。
成語:天下為公。/世界大同。
參看:“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條。
上一篇:《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大道以多歧亡羊.》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