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陳壽《三國志·蜀書·龐統傳》記載:龐統評論陸勣、顧劭時說:“陸子(即陸勣)可謂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子(指顧劭)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三國志》裴松之注引張勃《吳錄》記載:有人問,你認為陸勣比顧劭強嗎?龐統說:“駑馬雖精,所致一人耳,駑牛一日行三十里,所致豈一人之重哉!”
本段大意:馬走得雖快,只能騎一人;牛走得雖慢,但能載許多人。言外之意,陸勣與顧劭雖各有所長,但對比之下,顧劭稍勝一籌。駑:不好的馬牛,這里不存在“不好”的意思。逸足:跑得快。本條大意:馬跑得快,但牛能負重把東西送到遠方。比喻能擔負重任。
成語:負重致遠。
上一篇:《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驕奢生于富貴,禍亂生于疏忽.》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