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大雅·蕩》(末章):“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顛沛之揭。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
本詩因周厲王無道,王政敗壞,憂傷而作。本條兩句:殷朝可以借鑒的事不算太遠,就在夏桀期間。意思是:夏朝末年,桀暴虐無道,殷滅了夏。厲王如不以此為鑒,也會走上滅亡之途的。后指前人的失敗,可以做為借鑒。
成語:殷鑒不遠。
同義語:前車之覆,后車之鑒。參看該條。
《詩·大雅·蕩》(末章):“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顛沛之揭。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
本詩因周厲王無道,王政敗壞,憂傷而作。本條兩句:殷朝可以借鑒的事不算太遠,就在夏桀期間。意思是:夏朝末年,桀暴虐無道,殷滅了夏。厲王如不以此為鑒,也會走上滅亡之途的。后指前人的失敗,可以做為借鑒。
成語:殷鑒不遠。
同義語:前車之覆,后車之鑒。參看該條。
上一篇:《死諸葛退生仲達.》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毋臨渴而掘井.》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