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勿:不。愛護他,能不鍛煉他吃苦耐勞的品質嗎?忠于他,能不教誨他勤學上進嗎?《論語·憲問》:“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例】正是因為真誠地關愛他,所以才有意識地讓他到社會上去闖,去接受勞苦鍛煉;也正是因為關愛他太真誠,所以才苦口婆心、喋喋不休地教誨他。這個道理,用句文縐縐的話說就是:“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問優蓬《愛之愈深,教之愈切》)
簡作〔愛之能勿勞乎〕
【例】只是有見于“愛之能勿勞乎”和那“玉不琢,不成器”的這兩句話,不肯驕縱了他。(《兒女英雄傳》)
上一篇:《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