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教育感化人民,形成良好的習俗,一定要從辦學入手。指學校具有不可低估的社會職能。《禮記·學記》:“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例】《學記》中強調了教師施教對民風民俗的推導作用,認為“化民成俗,其必由學”,只有通過教師的教育,才能改善社會的道德風尚,社會文明因師而化。古代傳播手段缺乏,國家用以維持社會秩序的法制與機制,都要靠教師的口頭傳授,才能轉化為社會成員自覺的責任。(張世欣《論古代師道觀》)
又作〔化民成俗,基于學校〕
【例】“化民成俗,基于學校”,所以教育必須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楊叔子《精神動力,智力支持》)
上一篇:《化當世莫若口,傳來世莫若書》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華言虛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