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張華《鷦鷯賦》:“鷦螟巢于蚊睫,大鵬彌乎天隅,將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
鷦螟:jiāo míng,一極小的蟲。蚊睫:蚊子的睫毛。鷦螟太小了,能在蚊子的睫毛里做巢。大鵬太大了,充塞了整個天空。往上和大鵬相比,就顯得不足,往下和鷦螟相比,又覺得有余。方:比。本句現多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引申義是甘居中游。也可以作謙語用。
晉·張華《鷦鷯賦》:“鷦螟巢于蚊睫,大鵬彌乎天隅,將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
鷦螟:jiāo míng,一極小的蟲。蚊睫:蚊子的睫毛。鷦螟太小了,能在蚊子的睫毛里做巢。大鵬太大了,充塞了整個天空。往上和大鵬相比,就顯得不足,往下和鷦螟相比,又覺得有余。方:比。本句現多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引申義是甘居中游。也可以作謙語用。
上一篇:《上好羞,則民暗飾矣.》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