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則稱人,過則稱己》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有了成績就把成績算在別人身上,有了失誤就把失誤算在自己身上。指有襟懷有氣魄的人,勇于推功攬過。《禮記·坊記》:“子云:‘善則稱人,過則稱己,則民不爭。”
【例】《禮記》說:“善則稱人,過則稱己。”尤其是領導干部,在總結工作的時候,更要具備這種精神,有了成績,是大家的;有了失誤,責任主要在自己。(洪成剛《又是一年述職時》)
又作〔善則歸諸人,過則歸諸己〕
【例】我們共產黨人胸襟要廣闊,氣量要宏大,要求自己比要求別人要嚴格一些,有功先歸群眾,有過勇于擔當,所謂“善則歸諸人,過則歸諸己”。(朱德《加強黨的紀律檢查工作》)
上一篇:《善養魚者活其水,善養人者治其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善制法者,如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