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乎正,不正不敢志焉;志之久,則所志無非正矣。習乎善,不善不敢習焉;習之久,則所習無非善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清·顏元《言行錄》,立志于先類名言句子
立志于正確的方面, 不正確的決不去追求; 如此長久地堅持下去, 那么其所追求的志向無不純正高尚。 學習好的言行, 不好的決不去學習, 如此長久地堅持下去, 那么其一言一行無不善良美好。
《志乎正,不正不敢志焉;志之久,則所志無非正矣。習乎善,不善不敢習焉;習之久,則所習無非善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清·顏元《言行錄》,立志于先類名言句子
立志于正確的方面, 不正確的決不去追求; 如此長久地堅持下去, 那么其所追求的志向無不純正高尚。 學習好的言行, 不好的決不去學習, 如此長久地堅持下去, 那么其一言一行無不善良美好。
上一篇:《人有好善的念,是天生秉彝之偶動,不可謂之志;日夜專向一事用力,終身不倦者,乃是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心無日月之明,志無雷霆之奮,不可與言學.》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