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xiu朽),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荀子·勸學》,潛移默化類名言句子
蓬草生長在麻中間,不用支扶自然會長直; 白色的沙子與黑色的泥土和在一起,就會和黑土一樣都成黑色。香草蘭槐的根稱為香芷,把它浸泡在臟水中,君子就不會靠近它,普通人也不再佩戴它,它的本質(zhì)并非不美,是因為浸泡了臟水的原因。因此,高尚的人居住一定要選擇風俗醇美的鄉(xiāng)里,游歷一定要接近有德才的名士,這是為了防止走歪門邪道而去接近中庸正道。
上一篇:《習俗移志,安久移質(zhì).》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今使楚人長乎戎,戎人長乎楚,則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由是觀之,吾未知亡國之主不可以為賢主也,其所生長者不可耳.故所生長不可不察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