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shù)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yǎng)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荀子·勸學》,慎于取法類名言句子
君子懂得學識不全面、 不純粹是不能夠贊美的, 因此闡說問題要條分縷析, 以弄清前后之間的聯(lián)系; 學習時要認真思考, 以達到融會貫通; 要選擇良師與他相處, 以便于隨時請教; 要排除有害的學習因素, 以培養(yǎng)有益的學識。 使眼睛對于不正確的不去看,使耳朵對于不正確的不去聽,使嘴巴對于不正確的不去說,使內心對于不正確的不去想。
上一篇:《凡知說,有益于理者為之,無益于理者舍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夫唯賢者學于圣人,圣人亦相因而學也.孔子因于文武,文武因于成湯,成湯因于夏后,夏后因于堯舜.故六籍者,群圣相因之書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