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長于精神,精神生于喜悅。故責人者與其怒之也,不若教之;與其教之也,不若化之。從容寬大,諒其所不能,而容其所不及,恕其所不知,而體其所不欲。隨事講說,隨時開諭,彼樂接引之誠,而喜于所好,感督責之寬,而媿(愧)其不材。人非木石,無不長進。》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明·呂坤《呻吟語》,說學論教類名言句子
人的智慧從精神中生長,精神從喜悅中生長。所以在督責一個人時,與其呵斥他,不如教育他;與其教育他,不如感化他。從容寬大,原諒他不能做到的,容忍他無法達到的,寬恕他沒有知道的,體恤他不愿去做的。因事講解使其明白,隨時開導使之理解。對方對于接待引導的誠意定很高興,并很喜歡他所愛好的,并對這種寬容的督責深受感動,進而對自己的不成材而覺得慚愧。人非木石,那么沒有不會進步的。
上一篇:《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學,天下之公學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學校者,國之教也,士之所步趨而進退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