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漏入水,內虛也;壺漏水出,外罅(xia下)也。外欲之接,內欲之萌,皆以戲言戲動為之端;有一罅之乘焉,針芒泄元氣,蟻漏潰江河,而全體不守矣。《淇奧》之詩,再言“瑟兮僴(xian現)兮”,學道之士,必密栗其中而武毅其外,“德盛不狎侮”,始能彌爾性而固道基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清·魏源 《默觚·學篇》,慎于取法類名言句子
船漏水入, 是內里有破洞; 壺漏水出, 是壺體有縫隙。 對外接觸私欲, 內心就會萌發私欲。 這種狀況都是由于開頭時言行不莊重所致。 有一線可乘之機, 甚至只有針尖大的洞, 就可使元氣泄盡; 螞蟻穿的洞也可使江河潰決, 而整個大堤不能固守。 《詩經》 中的 《淇奧》篇, 兩次講到 “莊重吧, 莊嚴吧”, 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學習治國大道的讀書人, 一定要嚴肅內心而對外剛毅行事, “品德美盛就不會受到輕侮”。 如此才能消除你的不良品行而鞏固學習治國大道的根基。
上一篇:《學則樂,君子無處非學,故無處非樂.造次、顛沛、貧富、患難,皆學也,故曰:無處而不自得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學者,學為圣人也.后世二千年無圣,有二弊:一在輕視圣人之粗跡細行,而不肯為,曰所以為圣人不在此;一在重視圣人之精微大德,而不敢為,曰圣人極詣,非我等常人所可及.然則圣人斷是天外人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