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誘之歌詩者,非但發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號呼嘯于詠歌,宣其幽抑結滯于音節也。導之以禮者,非但肅其威儀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讓,而動蕩其血脈,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諷之讀書者,非但開其知覺而已,亦所以沈潛反復而存其心,抑揚諷誦以宣其志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明·王守仁《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重法善教類名言句子
凡是誘導孩子誦讀詩歌,不只是啟發他的志向和興趣就行了,還要將他跳躍喊叫高呼長嘯的精力發泄于吟詠詩歌, 將他內心的壓抑和憂悶渲泄于詩歌的音節之間。 引導孩子學習禮儀, 不只是使他在禮儀方面莊重嚴肅就行了, 還要讓他在待人接物中通過周旋往來作揖行禮,以激蕩活動他的血脈,通過下拜起立屈曲伸展,以固定約束他的筋骨。 勸導孩子讀書, 不只是開發他的思維就行了, 還要通過反復深沉的思考問題使他養成用心思考的習慣, 通過抑揚頓挫的誦讀以張揚、 堅定他的志向。
上一篇:《不明于化,而欲變俗易教,猶朝揉輪而夕欲乘車.》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凡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