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余于庫,米余于廩。|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名句】錢余于庫,米余于廩①。
【注釋】①廩(lin):糧倉。
【釋義】錢結余在庫中,米糧儲備在倉中。
【點評】作者贊揚了墓主為官節儉的行為。
參考文獻
韓愈《太原王公墓志銘》
猜你喜歡
-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日計之而不足,歲計之而有余。|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心哀而歌不樂,心樂而哭不哀
- 《教化以禮義為宗,禮義以典籍為本.》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 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無過之外更無圣人,無病之外更無好人。賢智者于無過之外求奇,此道之賊也。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 《磨大石喻》原文與賞析
-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 歇后語《樹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長波鼓蕩氣不泄,沙邊吼怒成風雷.》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 《獨立小樓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 欲理會七尺,先理會方寸;欲理會六合,先理會一腔。
- 《披五岳之圖,以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談滄溟之廣,以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譜,以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chuo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一切言行只是平心易氣就好。
-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 《重到故鄉交舊少,凄涼,卻恐他鄉勝故鄉》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 治道首尚節儉,天地生財有限,惟凡事節...
-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
- 懷與安,實疚大事。|什么意思|大意|注...
- 益節儉,服飾不事鮮好,持不殺戒,食無...
- 明經節儉,諸儒稱之。|什么意思|大意|...
- 寵而不驕,以謙恭為之本;滿而不溢,以...
- 節儉以立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
- 躬率節儉,以周其乏。|什么意思|大意|...
-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什么意...
- 不節若,則嗟若。無咎。|什么意思|大...
- 治道首尚節儉,天地生財有限,惟凡事節省則不至于窮困。|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蓋修己治人之道,無過于節儉。節儉則嗜欲不行,無聲色貨利之失德,所以為善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衣祿原有定數,必節儉簡省,乃可久延。|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良有司者,茍能出令禁止,教以節儉,率以樸純,使皆省無益之費,以為有用之資。|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以節儉為之倡率,禁難得之貨,明貪墨之刑。|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所有出殯之事,一切皆從儉約。|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愿弟出以廣大之胸,再進以儉約之誡,則盡善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制奢俗以變儉約,止澆風而反淳樸。|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上一篇:夫為君上兮,兢慎儉約,可以保身。|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富而不驕鮮。|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