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出處】宋·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譯注】要知道潮頭有多高,看那越山完全淹沒在浪花中就知道了。幾許:多少。越山:此指錢塘江附近的山峰。渾:全。
【用法例釋】一、用以形容潮水浪頭洶涌滔天。[例]由于江岸越來越狹窄,涌入的海水受到擠壓,便形成一堵壁立高達數米的水墻,數十里外可聞其隆隆之聲。那排山倒海之勢,令人嘆為觀止。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曾這樣描寫錢塘大潮:“萬人鼓噪懾吳儂,猶是浮江老阿童。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趙牧《“玩命”的意義——弄潮古今談》)二、用以比喻社會潮流的巨大涌動。[例]新時期以來,文學創作以前所未有的態勢,追逐著生活的腳步蓬勃前進。如今,簡直是“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與這重重浪潮同時波涌而來的,是一批又一批的才思敏捷、智勇兼備的文學新人。(白燁《文學新潮與文學新人》)
上一篇:《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