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變秋氣,一室難為春。》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四海變秋氣,一室難為春。
【出處】清·龔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觸,拉雜書之,漫不詮次,得十五首》
【譯注】天下都已變得秋氣肅殺,一室一戶是難以保持春色的。四海:天下,全國各地。古人認為中國四周有海環繞,故稱。秋氣:以入秋喻清王朝的衰敗。
【用法例釋】一、用以形容秋臨大地,春意不再的景象。[例]我們深知,“四海變秋氣,一室難為春”。千樹萬樹梨花開,才有春光滿眼來。(《中國青少年基金會通訊》主編致辭《風雨兼程十五年》)二、用以說明整體變了,局部難以保持原樣。[例1]在北平的時候,曾給我們的書房起了一個名字,是“難為春室”,那時正是“九一八”之后,滿目風云,取“四海皆秋氣,一室難為春”之意。(冰心《力構小窗隨筆》)[例2]龔自珍認為,知識分子在腐敗的社會中總難以獨善其身,就像他在詩中寫的:“四海變秋氣,一室難為春……”(徐學《名士龔自珍》)
上一篇:《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