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出處】宋·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譯注】人生有悲傷、歡樂、離別和聚合等境遇,月亮有陰、晴、圓、缺等現象,這種種情況自古就如此,難以完滿無缺。陰晴:指月亮的晦暗與明亮。
【用法例釋】用以說明人這一生,境況和心情有好有壞;世上的事物,其狀況也是時好時壞;凡事難有十全十美。[例1]面對著勝利和曲折,成功和失敗,鮮花和荊棘,光明和黑暗,先進和落后,理想和現實,有時感到歡樂,有時感到悲傷;常常是嘴角掛著笑紋,眼中卻流著淚水。難怪古人有“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的人生感慨了。(徐長松等《人生哲學》)[例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船也有生老病死,新舊破殘。(駱文《我的散文觀》)
上一篇:《人寰尚有遺民在,大節難隨九鼎淪.》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