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舟之魚,不游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枝流:支流。鴻鵠(hónghú):天鵝。能吞下船的大魚,不會在細(xì)淺的溪水里遨游;在天空高飛的天鵝,不會在臟水池棲息。比喻志向遠(yuǎn)大的人不會滿足于平庸的生活。《列子·楊朱》:“吞舟之魚,不游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何則?其極遠(yuǎn)也。”
【例】古語說:“吞舟之魚,不游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為什么?因為它有遠(yuǎn)大的志向。如果不是這樣,而讓大魚大雁們屈尊枉駕,在狹小的天地里與泥鰍麻雀們一決高低,那就成了“高射炮打蚊子”,再明顯的優(yōu)勢也沒了用武之地,而且這優(yōu)勢還成了刺眼的缺點,在世俗眼中是必欲排之而后快的。從這個角度看,九方皋真是大手筆。他能面對王者之尊而一如既往,不失方寸,決非易事。(廖無益《做一回九方皋》)
上一篇:《同己不與,異己不非》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聽其言而觀其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