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健康長壽·養生的名人名言大全
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后者而鞭之。
——《莊子·達生》
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飲食之間,而不知為之戒者,過也。
——《莊子·達生》
用其新,棄其陳,腠理遂通。精氣日新,邪氣盡去,及其天年。
——《呂氏春秋·先己》
養生有五難: 名利不滅,此一難也;喜怒不除,此二難也;聲色不去,此三難也;滋味不絕,此四難也;神慮轉發,此五難也。
——[三國魏]嵇康《答向子期難養生論》
冬不欲極溫,夏不欲窮涼;不露臥星下,不眠中見肩。
——[晉]葛洪《抱樸子·極言》
養生之道,以不損為要,延命之術,以有補為先。
——[唐]施肩吾《西山群仙會真記》
忍泣目易衰,忍憂形易傷。
——[唐]孟郊《贈別崔純亮》
借問多壽翁,何方自修育。唯云順所然,忘情學草木。
——[唐]元結《壽翁興》
養生者,不過慎起居飲食,節聲色而已。節慎在未病之前,而服藥在已病之后。
——[宋]蘇軾《論管仲》
善養生者,慎起居,節飲食,導引關節, 吐故納新。不得已而用藥, 則擇其品之上,性之良,可以久服而無害者,則五臟和平,而壽命長。
——[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
人之受用,自有劑量,省嗇淡泊,有久長之理,是可以養壽也。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
善治國者不忘危,善養生者不諱死。
——[明]錢琦《斂精》
心要常操,身要常勞。心愈操愈精明,身愈勞愈強健,但自不可過耳。
——[明]呂坤《呻吟語·修身》
早漱不如晚漱,晚食豈若晨餐。節飲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
——[明]胡文煥《類修要訣》
《多少箴》,不知何人所作,其詞云: 少飲酒,多啜粥;多茹菜,少食肉;少開口,多閉目;多梳頭,少洗浴;少群居,多獨宿;多收書,少積玉;少取名,多忍辱;多行善,少干祿;便宜勿再往,好事不如無。
——[明]王繼儒《巖棲幽事》
當為天下養身,不當為天下惜身。
——[清]陳宏謀《從政遺規》
發宜多梳,齒宜多叩,液宜常咽,氣宜常煉,手宜在面。此五者,所謂“欲死不死修昆侖”也。
——[清]梁章鉅《退庵隨筆·攝生》
怒后不可便食,食后不可發怒。
——[清]梁章鉅《退庵隨筆·攝生》
吃飯莫飽,走路莫跑,說話要少,睡覺要早,遇事莫惱,經常洗澡。
——謝覺哉《工作與學習·關于高血壓癥》
健全自己身體,保持合理的規律生活,這是自我修養的物質基礎。
——周恩來《我的修養要則》
知識天地生物盈虛消長變通之理,然后方可以言養生與醫藥。
——南懷瑾《<略論中國醫藥學術與道家之關系>序》
養生靠普通菜飯,盡管它頗多渣滓。解渴靠普通飲水,盡管它或有泥漿。
——郭因《藝廊思絮》
所謂“養生之道”,其本質當為“平衡之道”。
——張冰隅《人生猶如走鋼絲》
保持健康的秘密就是適當地節制食物、飲料、睡眠和愛情。
——[法國]雨果《巴黎圣母院》
心寬體胖才是人生的快樂和交際的本錢。
——[德國]臺奧多爾·馮塔納《艾菲·布里斯特》
養生有道……一個人自己的觀察,他對于何者有益何者有害于自己的知識,乃是最好的保健藥品。
——[英國]弗朗西斯·培根《人生論》
與其常服藥餌,不如按季節變得食物。
——[英國]弗朗西斯·培根《人生論》
養生之道,以不欺己,善加忍耐為要諦。
——[日本]貝原益軒《養生訓》
發宜常梳,面宜多擦,目宜常運,耳宜常彈,舌宜舔腭,齒宜數叩,津宜數咽,濁宜常呵,背宜常暖,胸宜常護,腹宜常摩,谷道宜常撮,肢節宜常搖,足心宜常擦,皮膚宜常干,大小便宜禁口勿言。
——[日本]《養生十六宜》
上一篇:關于言行處世·做人的名人名言大全
下一篇:關于戰爭和平·軍隊的名人名言大全